为了在嘈杂的环境中获得一个安静的个人空间,我通常会佩戴耳机,为了在长时间的使用中获得更自在的体验,同时享受更悦耳的音质,我对耳机的选择总在「舒适」和「音质」之间反复横跳。最近我在用的一款HAKII LINK,原本只打算当作运动备用机,没想到它逐渐渗透进我的通勤、办公甚至睡前时光。
以前我也用过几款HAKII的耳机,其设计确实很有特点,精致有型,细节出色。这款HAKII LINK采用的绿色充电仓,搭配半透明的腰线,看起来很有科技感,表面磨砂纹理像抚摸初春结霜的松针。取出耳机的瞬间,液态硅胶接触指尖的触感让人联想到猫咪的肉垫,亲肤表现非常明显,长时间使用后依然会特别舒适。
作为一款耳夹式耳机,相比于同类耳机常见的单圈环结构,HAKII LINK采用了双环臂设计,这种结构看起来就像藤蔓的卷须,实际佩戴时还能够感受到镍钛合金的弹性像量耳定制的弹簧,既不会压迫耳骨,又能随着头部晃动自动调节松紧。日常的走路、跑步都不会让耳机掉落,我感觉即便倒立,这款耳机也依旧安稳如常。
近几年开放式结构的耳机越来越多,我也很喜欢这种设计,它带来了一种新颖的使用方式。相比于以往的入耳式耳机,它实现了空间感的重构。戴上HAKII LINK,无论是办公还是学习,耳机里流淌着的音乐,都能够与键盘敲击声、笔尖滑动纸张声互不干扰、相得益彰;骑车经过林荫道时,风掠过树叶的沙沙声与耳机中的旋律形成天然混响。这种环境音与音乐的共生,让听觉体验多了份流动的诗意。
当然了,因为是开放式耳机,所以预期中觉得HAKII LINK的音质可能会差强人意,但实际听歌之后才感觉到,耳机中海浪声的层次感和琴键敲击的颗粒感有着不输于入耳式耳机的空间感和层次感。12mm钛金属单元在演绎各种音乐类型时,HAKII LINK都可以游刃有余,人声像被放大镜聚焦般清晰,低频虽不及头戴式耳机浑厚,却有种独特的空气震颤感。运动时切换到APP的运动音效模式,鼓点节奏与跑步步频自动对齐的体验,像是给双脚安装了隐形节拍器。
当然了,如果在过于嘈杂的环境中使用,沸腾的人声与机器的轰鸣难免会盖过耳机的独奏。但转念想,这种不完美或许正是开放式耳机的哲学,它从不想替代你的世界,只是温柔地添一笔背景乐。
因为支持语音助手,也有便捷的触控按键,所以平时调整音量、切换曲目都会非常方便。充电仓背面的隐藏按键是很实用,周末爬山时用它遥控手机拍集体照,避免了为找自拍杆而打断徒步节奏的尴尬。
用这款耳机,它的续航表现超出预期。上周出去玩忘记带充电仓,单耳6小时的续航撑过了高铁全程,搭配充电仓使用可达24小时。蓝牙5.4的稳定性在复杂环境中尤为可靠,有时候把手机忘在办公室,隔着两道混凝土墙仍能稳定播放下一首歌曲,直到电梯下行才发现没拿手机。
最近用过一段时间之后,HAKII LINK已成为我日常的主力耳机了,通勤路上用音乐过滤地铁轰鸣,工作时切放放播客和广播剧营造伪陪伴感,同时还能够边听播客边与同事对话的,实时显摆自己新学会的冷知识。科技产品最理想的状态或许正是如此,不喧宾夺主,却让人能够随时获得所需。
如何提高电脑的散热能力?选择风道好的机箱,根据情况选择风冷或者水冷,...
要说现在网络上什么最火?当然是AI人工智能了!小到AI对话、AI绘画...
在DDR4时代,三星很火。不过现在是DDR5的时代,海力士内存火了,...
最近入手了一块铭瑄新出的ITX主板,做工还不错,性能也很不错,非常适...
DIY朋友都清楚,鑫谷作为一家国产品牌,一直致力于生产高效能电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