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开放式耳机市场占有率的领头羊,南卡此次交出的答卷绝非小修小补。OE Nova承载着“不妥协的音质,无负担的聆听”的品牌哲学,将声学科技与人体工学推向全新高度。
拆开简约的白色包装盒,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卡其色的充电仓,最近不止怎的,特别喜欢这种配色的数码产品~有种非常复古的味道,盒子里的配件不多,除了耳机本体,就是一根充电线了,至于说明书就没必要看了,上手十分简单。
南卡OE Nova的充电仓轻薄圆润,可以轻松放入口袋,它的表面并非光滑,而是有一种特别的瑟瑟的质感,不易残留油渍。
充电盒的前侧有一个LED灯,可以显示充电状态,USB接口则是设计在右侧边。耳机单次9小时续航足够支撑一趟跨国航班,充电仓补充能量可达30小时总量。更惊喜的是快充能力——午休时充电15分钟,下午又能畅听一小时。
耳机是平躺在盒子里的,拿去非常方便。
过去我对开放式耳机的认知止步于“运动可用但硌耳朵”,尤其对眼镜党堪称酷刑。而OE Nova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首创的AirFlow贴耳技术基于对10000+真实耳廓的深度建模,重塑了重量分布与接触路径。
指尖滑过耳机表面,亲肤硅胶的触感令人惊艳。它模拟了人体肌肤的细腻质地,温润不冰凉,长时间接触也不会产生粘腻感。这种跨尺度的仿生设计,从分子结构到宏观形态都实现了人造物与生物组织的无缝衔接,真正做到了“久戴不疼、不过敏、不滑落”的终极承诺。
更让我惊喜的是与眼镜的完美兼容。南卡独创的EAA2.0悬停舒适技术在支架接触面植入仿生蜂巢结构,将传统单点压力分散为28个微接触单元。实测中,即便同时佩戴厚重板材眼镜,耳廓压强也低于4kPa阈值。秘密在于内部微型压力传感器与形状记忆合金的协作,实时动态调整夹持力。
实测单个耳机重量:仅为6g,长时间佩戴没有任何负担。
开放式耳机长期被诟病的漏音问题,在DS 2.0定向音频投送技术面前彻底成为历史。我在办公室实测:同事坐在一米外,即便将音量调至70%播放电子乐,对方仅能听到微弱节奏律动(约38dB),低于空调运转的背景噪音。当我在咖啡馆接通电话时,对方明确反馈人声清晰度远超普通耳机,南卡AI智能降噪系统通过指向性双麦克风阵列,有效过滤了拿铁机的蒸汽嘶鸣与背景交谈。
本人佩戴的是智能眼镜儿,众所周知这类眼镜儿的镜腿非常粗,但我依然能够非常舒服,且长时间的佩戴它,异物感非常小,整体佩戴舒适度十分出色。
曾经我一度认为,开放式耳机音质天生逊于入耳式,直到OE Nova用声音给了我当头一棒!在播放《波西米亚狂想曲》时,钢琴前奏的晶莹剔透,弗雷迪·墨丘利嗓音中的颗粒感与戏剧性张力分毫毕现,合唱部分的空间定位清晰可辨。最震撼的是鼓点袭来时的低频表现:Super Bass 4.0单元通过仅0.0096mm的LCP流延钛聚合物震膜,释放出雷霆万钧却毫不浑浊的底鼓声浪,胸腔随之共振却不轰头。这种100%瞬态响应速度与2倍音域拓展的技术参数,在听觉上转化为令人颤栗的临场感。是的没错,现在的开放式耳机,已经在失真控制上做得十分接近于入耳式耳机了,无论立体感、声音层次,还是对于音乐氛围的烘托,都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更为值得一说的是,它的蓝牙5.4,可以让音画同步得到大幅度提升,已经能够跟内些主打游戏场景的真无线耳机媲美了。
目前我已经使用南卡OE Nova一周左右的时间了,我发现自己再也回不去传统耳机了。无论佩戴还是音质,它都让我很满足。当音乐在颅腔内自然回荡而双耳自由呼吸时,我忽然领悟到:真正的听觉自由,不是与世隔绝的沉浸,而是让音乐成为生活背景的诗意共鸣。如果你正在寻找一副既能保护听力又不妥协音质的耳机,南卡OE Nova绝对值得你立刻行动——毕竟好的产品,会成为你的身体记忆。
仪式感开箱外观材质优化:皎月白涂层+磨砂防滑纹路,磁吸充电舱盖下藏有...
如何提高电脑的散热能力?选择风道好的机箱,根据情况选择风冷或者水冷,...
要说现在网络上什么最火?当然是AI人工智能了!小到AI对话、AI绘画...
在DDR4时代,三星很火。不过现在是DDR5的时代,海力士内存火了,...
最近入手了一块铭瑄新出的ITX主板,做工还不错,性能也很不错,非常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