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测评】麓怎么读?岳麓书院简介?茅麓怎么读在哪?
一、麓怎么读
“麓”的普通话读音为lù(注音符号:ㄌㄩˋ),是汉语二级字,属于上下结构,部首为“鹿”。共19画,书写时交错叠加“林”与“鹿”两部分。会意兼形声,以“林”表环境、“鹿”表栖息地与读音,组合寓意“鹿栖息的林中山脚”[3]。
读音:“麓”与“鹿”同音,均为第四声。因其为形声字,“鹿”表声符,“林”表意符,本义指山脚下生长的林木。
直接指代山脚,如“山麓”“岳麓山”。
古代亦指掌管皇家苑囿的官职。
地理相关:山麓、北麓、东麓、阴麓、麓原。
文学与历史:纳麓(商周时期官职名)、麓林(山脚森林)。
二、岳麓书院简介
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古代高等学府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书院建筑群。
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基础上扩建,成为官府捐资的正式书院。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亲赐“岳麓书院”匾额,自此名扬天下,被列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南宋时期,朱熹与张栻在此展开“朱张会讲”,开创中国学术会讲制度先河[。
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始终延续办学传统。1903年,书院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发展为湖南大学,至今仍以书院旧址为根基。虽经历战火与时代变迁,其文脉始终未断,成为“唯一千年办学不绝的学府。
书院建筑群占地3.1万平方米,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格局,主体包括讲堂、文庙、藏书楼等。建筑风格融合中原儒家庄重与吴楚灵动,如讲堂木构架与飞檐翘角展现南北文化交融。
书院以“追求科学,崇尚真理”为校训,制定十八条学规,强调“修身”与“治学”并重,其内容至今仍载于湖南大学学生手册。
朱熹、王阳明等大儒曾在此讲学,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等近代名人均受其滋养。毛泽东青年时期亦曾寓居书院,深受其思想熏陶]。
1986年完成全面修复后对外开放,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2005年,湖南大学恢复岳麓书院实体机构,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书院研究中心等,形成完整本硕博培养体系。
三、茅麓怎么读在哪?
茅:普通话读作 máo(第二声),指茅草或姓氏。麓:读作 lù(第四声),意为山脚或山脚林木[2][4]。组合读音:“茅麓”整体读作 máo lù。
茅麓镇位于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西北部,距离金坛城区约18公里。现为金坛区下辖镇,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约1.1万。
0 thoughts on “【金测评】麓怎么读?岳麓书院简介?茅麓怎么读在哪?”
你必须 登录 才能发表评论.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